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设施成为城镇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和引导固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如《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具体政策如下:
固废处理产业链涵盖了从固废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固废处理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固废处理设备的制造和供应,中游则是固废处理的实际操作和运营,下游是固废处理后的资源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置。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为115.2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为2.59亿吨,无害化处理率为99.9%。预计2024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到120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将达到2.63亿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餐厨垃圾所占比重较高,厨余/餐厨垃圾是影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变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量达到1.74亿吨,较上年增长10.16%,2023年达到约1.92亿吨。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我国厨余垃圾处理量将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量将达到2.11亿吨,2026年达到2.56亿吨。
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其中包括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再加工等环节。目前,中国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25.7亿吨,较上年增加2亿吨。预计2024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将达到26.9亿吨。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2024年2月发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明确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相对于化石燃料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因子,是水泥、钢铁、火电、有色、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及“无废城市”建设中发展潜力巨大。
为充分交流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固体废物产业创新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联合行业权威机构于2025年5月16日-18日在江苏无锡共同举办“‘双碳’背景下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交流论坛”。
本次论坛将面向全行业征集当前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并在会议现场设置专家问诊台,邀请资深专家和业内精英现场与参会代表面对面交流,为企业答疑解惑。
为精准对接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技术、设备和项目信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设备及其项目,本次论坛共设置20个企业展位,展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并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互动,实现精准匹配供需。
1.市政污泥、废纺织品、废橡胶、废塑料、废风机叶片,以及餐厨垃圾、农林废弃物、禽畜粪污生物质等有机类固体废物产生单位;
3.固体废物能源化利用相关政策研究、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单位、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检测、运维、环评等相关机构;
冠名赞助、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晚宴赞助、企业专场活动申办和实物赞助请联系会务组商洽。